涂料行業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零排放與,綜合治理廢氣。涂料行業屬于國務院在“大氣十條”中所指定的二十五個行業之一,只有嚴格遵循新的標準,盡快進行舊設備的改造,采取一些的環保措施,才能使廢氣排放達到標準與行業標準,實現綠色生產,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涂料行業的運營含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涂料的生產,二是樹脂合成,相關的生產設備有窯爐、化學裝置、制漆裝置等,而以上幾類裝置均會排放廢氣,其中制漆裝置所排放的廢氣處理難度是較高的,其特點為廢氣量大、濃度低,這也是全行業的關注焦點。為了使廢氣排放能夠達標,涂料行業停止傳統的粗放管理模式,積極引入的技術和環保設備,以化管理贏得環境效益。具體的做法包括:
(l)選用密閉生產模式。隨著環保理念的,不少涂料企業已經開始將傳統的生產模式向密閉生產轉換,然而客觀地說,很多企業并未轉換成功。舉例來講,一些企業依舊采取平蓋式配料的模式,且調漆容器留有很大的縫隙,投料工序也未能密閉,所以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溶劑揮發;砂磨機是能夠密閉的,由于頻繁地與移動容器相互配合工作,移動容器產生廢氣;而容器的清洗的部分都由人工進行,產品灌裝也往往是手工操作,這些過程均會造成廢氣的揮發,一方面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也對操作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因此筆者建議引入全密閉的生產方式,將現有的配料設備、調漆容器等均換為加環保密閉的釜式設備,通過管道進行液體投料,將投粉裝置與料管牢固連接起來,需要投料時加的負壓,在從而揮發性氣體的減排。對于攪拌裝置與砂磨設備,容器上安裝密閉的蓋子,將抽氣管直接與蓋上安裝在一起,從而較大程度降低工作操作現場的廢氣排放;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攪拌機以及砂磨設備上連接一個帶有升降功能的蓋子,也能夠實現基本的廢氣零排放。如今企業生產的人力成本日漸上升,如采用自動化技術,包括自動清洗技術和自動換色技術等,同樣能夠很好地解決由于溶劑揮發導致的廢氣問題。
(2)采用的生產管理模式。涂料行業的一大特點就是伴隨著大量低濃度的廢氣產生,這給日后的處理帶來很大的難度。所以在環保管理方面,一個共識就是首先應該對所產生的大量廢氣進行濃縮。在生產工序的設計中,在的流程中進行密封,從而實現生產現場的廢氣零排放,并為后期的廢氣處理打下基礎。然而以上的設計理念也有其不足之處,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部分區域的廢氣難以及時排除,生產車間中廢氣濃度居高不下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一些區域應該關閉卻沒有嚴格執行,因此低壓抽氣未能發揮作用;二是在設備的管理上,發現縫隙沒能及時填補,出現了漏氣現象。為此一些企業所采取的方式是將所有的設備與風管閥門聯合動作,并將容器所設置的蓋子和攪拌馬達聯動管理等。此方案在技術方面是的,但涉及到較高的投資成本。筆者的建議是在日常生產管理方面下功夫,通過設立嚴格清晰的制度,在沒有設備的地方關閉抽風設施,而有料設備在運行的時候則加大抽風的功率,操作完畢之后維持較小風量。此外,抽風所需的軟管由于強度有限,應周期性地檢查,一旦發現損壞應及時換等。只有實現了化、制度化的生產管理模式,才能使設備改造的效益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也可以減少后期環保投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